2021年1月16日下午,翠园中学邀请深圳中学校长助理、资深心理老师王新红在教育大讲堂给高三学生家长进行了一场题为“有效的沟通,有质量的陪伴——高三阶段的父母经”主题讲座。
讲座开始,王老师提出:高考就像是一场战争,面对高三,我们要借鉴毛主席的《论持久战》,在作战中要讲究战略和战术。
从战略层面,我们要清醒认识到“最终参加高考的是孩子,孩子才是司机”。冲刺高考这辆车是孩子的,司机也是孩子,家长只是副驾驶,孩子的人生是ta自己的!想象在现实生活中,副驾驶有哪些会激怒司机的行为,那么我们高三家长就不要做,要让司机平稳的抵达目的地。
在战术层面,王老师给家长们提出四个好办法:
一是同理性倾听。沟通对于亲子关系非常重要,家长要站在孩子的立场想一想孩子在表达什么,做孩子情绪的容器。王老师给出两种难度不同的同理性倾听方式:第一种是被动倾听,在沟通中,听比说重要,家长在高三尤其要学会倾听,如果一直是说的比较多不知道怎样倾听可以采取被动倾听的方式,即使在谈话说看似回答一些没有意义的话,但是倾听多于说教也会起到很好的沟通结果,要记得在沟通中“态度比内容重要”;第二种是积极倾听——“听感受、听情绪、听需要”。做孩子的镜子,让孩子感受到被看见,产生安全感、信任感,从而以美好回应世界。
二是调节情绪。家长的视线从孩子身上转移,回到自己身上,管理好自己的压力和情绪。多问自己,到底在焦虑什么?不把焦虑传递给孩子,放平心态,高考不决定一切。
三是合理期待。改变可以改变的,高三中后期孩子的学业成绩、思维方式相对比较稳定,难以改变,家长尽量不要扰动学生的状态,比如盲目鼓励、和别人比较会干扰孩子的自我认知。我们能做的是传递合理的、积极的信念,比如过程比结果重要,结果常常是态度和过程的附属品。可以改变的还有学习方式的细节,比如优秀的卷面,答题的规范,字迹的清晰等。
四是正常工作和生活。家长可以按照正常状态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。高三孩子的时间仿佛不够用,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提前分类收集高考信息,提高填报志愿的科学性,这样的工作也有助于家长分散精力,缓解焦虑。不要把家长的牺牲和孩子的未来捆绑在一起,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都对自己的选择负起责任。
对于高三的家长们,看见孩子的压力,放下对孩子的期待,可能是目前最好的策略。记住一个认知行为的黄金法则:孩子的需要,决定家长应该做什么;关系的品质,决定家长应该怎么做。
讲座最后,王新红老师回答了来自高三家长提出的两个非常典型的问题,在这些大多数家长都遇到的问题中,再次示范应用了讲座中提到的一些办法,加深了我们对这场讲座内容的理解。
这场2021年开年,也是学期末的最后举办的讲座,给高三家长带来了很多简单可行的建议,在接下来的考试、寒假乃至夏天冲刺高考的过程中,希望能帮助高三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更加和睦,家长可以更好的给孩子们提供支持和力量!
(图文:翠园中学心理咨询室楚颜宁)
本新闻图片集:
|
|||